战争的实践告诉人们,要么你欺骗敌人获胜,要么被敌人欺骗而失败。
在
麻将的竞技中,牌手们也多用种种锦囊妙计而出奇制胜,下面结合兵法中示形欺敌的方法谈谈在牌战中的运用。
(一)能而示之不能
实际上能攻(守)而表面上却显示为不能攻(守),为的是最后一举成功。
春秋时期,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朋友要离,个子虽然瘦小,却是个击剑能手。他在和别人比剑时,总是先取守势,待对方发起进攻,眼看剑快挨着他的身子时,他才轻轻一闪,非常灵活地避开,然后突然进攻,刺中对方。伍子胥向他请教取胜的诀窍,要离说:“我临敌先示之以不能,以骄其志;我再示之以可乘之利,以贪其心。待其急切进攻而空其守,我则乘虚而突然进击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煮酒论英雄一回,刘备后园种菜以作韬晦之计,闻听曹操说自己是英雄而惊落筷子,却说是因害怕雷声而吓掉了筷子。这就是“能而示之不能”。实质是反示意向,目的就是麻痹敌人,以便自己更好地发展。
在麻将战中,一些牌坛老将在牌力较强时,却表现出牌力较弱的样子;如与昕牌相距甚远时,却表现随时都要推牌告和的态势;当已经进入听牌状态时,叉表露出离听牌很远的样子。所以,他猛然推牌告和时,会造成旁家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,乱其方寸,不知所为。这就是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。
(二)用而示之不用
在战斗中,本来要用这位将领或用这个战机,但却示之不用,麻痹敌人,乘机取胜。
公元219年,吴将吕蒙想乘关羽取樊城之机,夺取荆州。但关羽对吕蒙有所戒备,仍留重兵把守江陵、公安等地。吕为了麻痹关羽,假装有病,回到建业,由“未有远名”的陆逊代替其职。关羽为此果然放松了对荆州的防守。从江陵、公安调兵进攻樊城。而吕蒙乘机沿江而上,指挥吴军夺取了公安、江陵,很快又攻取了荆州。
在麻将战中,这种战术也常被运用。如上家打出一张二条,你手中有三、四条,这时你不屑一顾,立刻摸牌。因为你有三、四条的面子,吃、摸的机会很多,所以示之不用。而旁家还可能认为你不需要这张牌呢,可能在关键时刻再由旁家打出,使你一举成功。
再如,牌到中盘后期,你在二入听的情况下,手中还有七、七、八、八饼的面子,池里已见七饼一张,八饼两张,想碰,希望渺茫。于是,你上了两张牌后,把七、八饼给拆掉了,听六、九饼。旁家看你拆了七、八饼,认为你肯定不要六、九饼,于是打出六或九饼,正中你计,于是告和。
(三)利而诱之
《百战奇略·利战》中说:“凡与敌战,其将贪利而不知害,可诱以利。”
《韩非子·说林》中有一个故事:晋国的执政官知伯要去攻打接邻的仇由国,因道路艰难险阻,无法行军。如派兵劈山开路,又会暴露军事企图。于是,知伯心生一计,他先铸造了一口贵重的大钟,赠给仇由国君。仇由国君非常高兴,赶快开辟道路,迎取大钟。七个月后,仇由国就被知伯发兵灭掉了。
一些老牌手也并不总是克扣下家,他有时为了早听牌,早和牌,和大牌,为了改变牌序,也慷慨地给下家一些好张子吃,或故意打一张,让旁家碰。但这一切并非真的为了别人,这都是为了自己早和牌,和大牌。
(四)乱而取之
乱而取之,也叫乱中取胜,或叫混水摸鱼。乱,就是把敌人搞乱,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。乘机以少胜多,扩大战果。
楚汉之战,项羽被困于垓下,汉军运用心理战,唱起楚歌,使楚军思乡厌战,产生混乱.很快被汉军打败。淝水之战敌人草木皆兵的心理而使其一败涂地。
指挥员身临战场,都有几分畏惧心理,他们怕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”。因此,看到了对方夸大了的力量的显示,就会顾虑重重。人们的心理一旦失去平衡,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,因而指挥失误,导致败北。
在麻将战局中也有类似的情况:如果你的牌势不好,就不能按常规打牌。因为按一般打法,你追不上别人的速度,肯定要输;所以你要打破常规,不该吃的要吃,不该碰的要碰。旁家看你又吃又碰,屡屡得手,又看到你春风得意的样子,就以为你已经听牌,眼看告和,因此乱了方寸,出现偏差,你即可乱中取胜。
(五)实而备之
敌人的力量充实,就应多方防备。杜苟鹤有诗道:“迳溪石险人兢慎,终岁不闻倾覆人,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。”也就是说,形势恶劣,你加紧防备,也会安然无恙。如果形势平静,你却麻痹大意,没有战备观念,最后也会导致失败。
战场是这种情况,牌场也是如此。常见有人一手好牌而“大意失荆州”;相反,一起手满把烂牌而最后成和者也不少。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没有战备观念。